最新發現與創新:人類大腦沒有“定型”仍在快
來源:科技日報網 |
據新華社洛杉磯訊美國科學家9月8日說,基因分析表明,直到現在為止人類的大腦一直在快速進化過程中,而且這種進化與人類文明的興起有密切聯系。
早先的化石和基因證據表明,人類和黑猩猩在約600萬年前由共同的祖先“分家”,此后人類祖先的大腦快速進化,并產生了較高級的認知功能,直至距今約20萬年前現代智人出現為止。在人們的習慣觀念中,現代人類大腦在生理上已經“定型”了。 由芝加哥大學科學家藍田博士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對人類體內管理腦容量大小的兩個基因的演變進行分析。他們共搜集了世界各地59個民族、1000多人的基因樣本,并發現這兩個基因都正在進化中,現代人的大腦沒有“定型”。 藍田目前兼任中國中山大學干細胞研究中心主任,其相關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 藍田解釋說,這種進化并不是同時發生在整個種群中,而是一個漫長的選擇過程。極少數個體率先發生基因變異,出現新的單模態,而基因的新單模態使這些個體獲得生存和繁衍的優勢,然后在整個種群中傳播。 研究人員發現,這兩種對大腦發育至關重要的基因在自然選擇的壓力下以超乎尋常的速度進化。70%的現代人小腦癥基因的單模態,是距今3.7萬年前首次出現的;而30%現代人異常紡錘型小腦畸形癥相關基因的單模態, 是在5800年前首次出現。兩種形態的出現都大大晚于20萬年前出現的現代人類。 研究人員說,這些新近出現的基因變異,在時間上與人類文明的興起有密切聯系。人類歷史上首次出現復雜工具制造、藝術、音樂等是在5萬年前, 而人類最古老的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在公元前7000年興起。他們猜測,文明的出現使人類面臨的環境更加復雜,也加快了選擇的過程,因此優勢的基因單模態能很快傳播。 |